杳杳南来 > 历史军事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370章 领先百年的精确预言(66)

第370章 领先百年的精确预言(66)(1 / 2)

两人的论史目的有根本不同,吵也吵不出个结果,于是他们也没有再纠结历这个问题,而是转向对于此时史学风气的批评。

焦竑说道:“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是能够千方百计的获得史料,无论是如甲骨社这样通过考古发掘去分析古人物证,还是埋首书山寻找历史记载,对于史学的研究总要找到资料才能有的放矢,史学不是虚学而是实学,这是世上许多人还不理解的。”

“我十分赞同先生此论。”王文龙点头笑着道。

而台下甲骨社的众学员们则十分惊讶,因为焦竑刚才说的话王文龙这几天也在反复跟他们说。王文龙和焦竑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两人的史学研究观点在此一条上却是出奇一致。

两人的话题由此转向甲骨社的研究思路,王文龙表示说:“我观察现在甲骨社的考古研究就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这当是历史研究的一股新风尚。有许多历史资料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被有意无意的加以删除涂改,这就需要通过考古来进行还原。通过考古还原史料重写历史的办法前人很少有意使用,但从安阳甲骨发掘之后,大概能够渐渐推行。”

焦竑笑着说道:“改朝换代便删改历史,这事情不会断绝,哪怕我等已见过无数次,但只要天下有变,还会是一样做法。想要删改历史的方法太简单了,说不定直接用编史的理由从民间收书。”

王文龙闻言心中惊讶,怪不得人家都说史学家有远见,焦竑说的不就是满清写四库全书的办法吗?

满清用编史的理由将书籍全部收上来,然后将其中三分之一直接销毁,把四库全书的总编纪晓岚都给搞抑郁了。

而焦竑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是因为他原本就是万历朝修史的预备主编,他太知道封建时代修历史书是怎么毁坏书籍的了。

王文龙很想知道焦竑对于这一现象的更多看法,于是好奇问道:“澹园先生以为这样景象如何能够杜绝?”

焦竑毫不犹豫就笑着回答:“等到王朝异变,时代不循,这样的景象自然就杜绝了。就比如咱大明朝的学者去研究商朝的历史,再有什么内容挖出来,朝廷也不会阻止,这便是“时代不循”。

为什么朱元璋时期规定亵渎帝王圣贤的剧本小说全部要禁止,连骂元朝皇帝的剧本都不准发行?因为大家都是封建帝王,统治模式差不多,你骂着骂着元朝最后骂到我头上咋办?焦竑一想就明白,只有等国家模式完全改变那时再去研究封建时代的历史才能真的百无禁忌。

虽然是从逻辑推出来的,但这也太准了。

场下众人听的还不觉得如何,知道后世历史发展的王文龙则已经目瞪口呆,他是真的对明代人的思想刮目相看,看着焦竑仿佛看到一位先知。

焦竑作为整个万历朝对历史研究可最精深的人物,王朝变迁在他看起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大明王朝的国祚不可能万岁长久,这事在他来说根本不需讳言,而且他对于历史变动的想象力远超其他人。

就比如此时的焦竑已在安阳看了半天,他早就明白了,虽然在史书中把商朝也写作华夏王朝世系中的一员,但是先秦时期的朝代和秦汉以后的中国在历史面貌上相差非常大。

一个是诸侯王时代,一个是帝制时代,现在只不过是因为安阳甲骨刚刚发掘出来,所以相应的学术思想传播还不广而已,等再过几十年,大家都知道殷商时代是什么模样之后,明朝人研究殷墟再是研究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大明朝廷都不会管,因为“时代不循”。

而焦竑虽然想象不到下一个时代是什么模样,但是他已经可以感觉到:等下一个时代出现时,整个帝制时代的历史就可以随便研究了,而在这之前纯是白扯。

两人漫无边际地聊着,从历史观聊到考古发现,又说到考古研究的未来,甚至直接开始畅想以后的史学研究方向。

而台下众人皆听的眉飞色舞,就连在一旁陪坐的董其昌,也不禁脸露佩服之色。

两人的谈话内容有许多在此时还只是猜测和推论,只不过焦竑基本上把史书给读遍了,眼界纵观古今,心胸广博,辩才机敏,王文龙更干脆直接是穿越者,可以拿出许多后世思想和历史与焦竑的观点印证,便是焦竑一些说错的地方,他也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直接指出他的错误。

简单来说,这两人在这年代都属于奇才。

时间到明末,此时的学术江湖上已经出现许多门派,各家修炼自己长处,学者之间交流往往拘泥古板,谈的内容也不出自家门派的擅长范围。

但是王文龙和焦竑两人都很难说是哪一门派的门徒,交流中充满了在这年代难得一见的先进性和突破性,思想的火花肆意碰撞。

他们随便涉猎到的一句话,在场下人听来便是奇思妙想,然而仔细思索之后却又感到意味深长,甚至许多人感到自己对于历史对于学术的认识都产生了改变。

当天便有甲骨社的学者将两人的交流内容互相拼凑起来,过了半个月,便在江南的报刊上发出一系列文章,名字便叫做《安阳之会》。

这系列文章被江南学者们争相传看,甚至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在南北的史学爱好者间都引起极大反

最新小说: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抗清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舍弟诸葛亮 隋唐小纨绔 大唐:官居七品,开局获送万民伞 武布中华 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