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南来 > 历史军事 > 红楼医梦 > 第七章:叹德才

第七章:叹德才(2 / 2)

了食物过敏。”  说罢,李享起身细细观察着房间里的一切,最后眼光落在了书桌上,问道:“近日看了些什么书?”  宝钗闻言,脸上倏尔一红,但更多的是疑惑,说道:“左不过是写诗词歌赋的消遣罢了。”  李享拿起书桌上的一副帖子,上面临着李白的《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  闻余大言皆冷笑。”  李享看着这娟秀却有力的字迹,忽而一笑,说道:“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  宝钗原本正为李享随意动自己东西而有些气恼,但听到李享的话,心中忽而一动,如有一只手握住了自己的心脏,对这句话的震撼极为真切,倒像是从自己心里剖出来的一般。  李享转过头来,见宝钗也正看着自己,于是问道:“你临摹这首诗的时候,是不是心中便存着这样的意思?”  宝钗被李享这一问,忙将头偏到另一边,心上却仍肉跳不已,但很快她就平复了心情,问道:“这与我的病有什么相干?”  李享将帖子放下,叹了口气道:“依我猜,这便是你的病根了。”  薛夫人和宝钗闻言,均是一脸疑惑。  其实李享的内心此刻既纠结又紧张,和自己曾经看过的书里面的人物对话,这种事远比在现实中见到自己的偶像要更新鲜刺激,考虑到自己这奇奇怪怪的身份,这次与宝钗的对话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一次机会。  “接下来我说的话或许有所冒犯,又或许不太真实,信也好,不信也罢,你们都别打断我。”李享深呼了一口,看着宝钗说道,“你是君子般的人品,德才远在许多男儿之上,又因为你那哥哥不成器,所以你肩上的担子很重,但好在你志向高远,并不排斥追名逐利。但你也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热毒之症便是对你的警告。你既为女儿身,在这个时代,终究有所局限,若执意如此,只怕前路坎坷远胜这一时的病症。你若能放下功利之心,你这病,便不药自愈了。”  李享说完,复观薛夫人和宝钗的神情,只见二人都听得入了迷,目光呆呆的,似是在细细咀嚼这些话语的意思。  薛夫人一直认为李享是某个世外高人的弟子,所以对他这番玄之又玄的话并没有全盘否定,而是一脸心疼地看向了宝钗,心道,若是女儿这热毒之症是被家里的压力给逼出来的,就实在太委屈她了。  而薛夫人和李享均不知面上冷静的宝钗心中已然掀起了惊天骇浪,她细细想来,确实每逢自己因为家事而忧心家族前程的时候就会发病,若李享说的是真的,那自己这一生何为?若李享说的是假的,天下又哪有这样可巧的事情?这事情又这样可巧地从李享嘴里对着自己说出来呢?  沉吟了半晌,宝钗眉眼微垂道:“所以,大夫的意思是,我这病是天意?”  李享知道自己这话对于宝钗而言太过突兀,于是又说道:“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你若不信,倒也不必放在心上,你天生身体强健,这病症纵有些折磨不便,但终归不会要了你的命。”  宝钗生于富贵之乡,却自觉勤劳节俭,不爱熏香,不爱花粉,不爱富丽闲装,房间布置朴素如同雪洞,常常自发地独自做针线到深夜,为人亦是藏愚守拙,做事低调,既不喜争强好胜,又不愿卷入是非之中。  在李享看来,宝钗是个经得起凡俗考验的人,她所想所求,也不过是为了家族考虑,这碌碌尘寰,人间迷津,是难不倒她的,是以热毒虽凶,却于她无碍。  宝钗微微笑了一下,脸上颇有些苦涩之感,说道:“你的话看似无理,但比起之前那个癞头和尚说的倒又显得有理许多了,你给的这东西,也比那琐碎的冷香丸便宜得多。”  薛夫人看着有些落寞的宝钗,满是心疼,含泪道:“大夫,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宝钗见薛夫人隐隐泪垂,忙握住了她的手道:“母亲勿忧,所谓天意难违,我这病遍寻名医无数,今日李大夫一言倒似解了我心中之结,日后就算病发,我心里明白些,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看着还在安慰薛夫人的宝钗,李享不知怎的,心里有些不好受,她真的,小小年纪就很懂事。  天意难违?李享听到宝钗这话摇了摇头,他所接受的教育并不是这样子的,一句话从他嘴里不自觉地脱口而出道:“虽说天意难违,却也有人定胜天之说。”

最新小说: 超时空史记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穿入维京当霸主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唐时明月宋时关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隋唐小纨绔